还看今朝:如果你觉得内蒙古只有牛羊、蒙古包就错了
还看今朝 | 如果你觉得内蒙古只有牛、羊、马、蒙古包……那可就大错特错了!
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第三大行政区,东西距离2400多公里,横跨近29个经度。东有森林,中有草原,西有大漠,幅员辽阔,物产丰饶。
说到内蒙古,很多人脑海中的第一印象也许是“茫茫草原、风吹草低见牛羊”。于是,很多来自内蒙古的朋友就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:
“你们内蒙古是不是都是大草原啊?”
“你们内蒙古是不是家家都有马啊?”
的确,草原、牛马早已是内蒙古的标志。但近5年来,内蒙古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:旅游业迅速发展、企业的科技创新、清洁能源的开发、现代化的城市建设……内蒙古正在向世人展示着它全新的面貌。
阿拉善左旗:沙漠死海变梦想小镇
阿拉善有着广阔的土地,2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浙江、3.5个台湾大。然而,沙漠却占到这里土地的三分之一。以往的阿拉善,沙漠给这里的人们带来的是绝望和无助。但在如今,通过举办各种活动、比赛,这里的游客越来越多。以越野车赛为主的阿拉善英雄会是当地非常有名的活动,当地政府预计,今年的阿拉善英雄会,将会有超过50万辆车,200万人次奔赴阿拉善。
越野车比赛是阿拉善开发出的新“资源”从2014年开始,阿拉善就成为了永久的越野比赛地,这给当地打造中国最大越野活动提供了绝佳的发展机会。汽车既是交通工具,更是这座沙漠不夜城的社交和休闲度假方式。这也让越野赛事成为了汽车+体育+旅游成为一种综合式体验消费方式,撬动了阿拉善的区域地方经济。
一场越野赛事,改变一座城,更改变一片沙漠。
辉腾锡勒风电场:电送全中国
说到能源,不得不提内蒙古,说到绿色的清洁能源,不得不提草原上的大风车。辉腾锡勒风电场地处内蒙古高原,海拔高,风力资源非常丰富,这里的有效风场面积达6828平方公里,矗立有1300多个风机,可开发电量达6800万千瓦,占全国的十分之一。
垂直式风力发电装置相当于60层楼高,可以接受任何方向的来风进行发电,发电量是普通风机发电量的33倍,发电半年可以满足5万人一年的用电量。这五年,清洁的电能正在缓解京津等地用电不足的局面。内蒙古依托风力资源的优势实现了风从草原来,电送全中国的愿景。
包头钢铁厂:科技创新 扭亏为盈
包钢曾是一五项目,被称作共和国长子,周恩来总理还亲自给它举行过奠基礼。但是,发展到今天,产能过剩和亏损也是包钢不得不面临的情况。只有转型升级,才能够延续共和国长子的骄傲与荣光。
今年“十一”长假期间,包钢的新产品——复合钢管开始了生产。这种复合式无缝钢管将两种材料用热轧工艺融为一体,兼具韧性与抗磨性。正在兴建的北京新机场,80%的无缝钢管都出自这条生产线。
包钢生产的无缝钢管近几年,包钢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每年都保持在15亿元以上,5年来包钢实施研发项目达到290个,申报国家专利300个。创新成果带动了产品的转型升级,也让企业有了新的活法。2015年包钢年亏损额达到83亿元,而今年上半年,包钢实现了扭亏为盈。
呼和浩特:大数据带动新兴产业
在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盛乐现代服务集聚区,五年来,阿里巴巴、华为、腾讯、百度等70多家企业的服务器陆续入驻,这里还孵化出了300多家和云计算、大数据有关的企业。为保障数据中心运行的万无一失,年轻的工程师们必须要随时巡检。“无故障”是他们最大的心愿,也是他们的职责与担当。
2016年10月,国家批复内蒙古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,现在全区大数据服务器装机总容量超过90万台,在全国首屈一指。乘风而上,飞上云端,资源大区内蒙古正利用自身优势,着力发展新兴产业。
说完新事物,不妨再来看看内蒙古的那些传统符号。对于现代的内蒙古人来说,骑马、牧羊和住蒙古包的人比起以往已减少了很多,这些曾经的内蒙古传统符号、标志也被再次开发,变成了文化,也创造了更多效益。
锡林郭勒:让蒙古马变成一种文化
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很多民族融合、交流,但到今天,依然保留了非常纯粹的马背文化、游牧文明,蒙古族就是游牧文明和中央文明融合的集大成者,内蒙古人依然可以很自豪地说自己是牧马人,草原上依然还有很多套马的汉子。
对于蒙古族来说,马不仅是生产生活的工具,也是开疆拓土、开拓精神的象征。彭广是一名马场的主人,因为对蒙古马的痴迷,2013年,他经营起自己的马场,成为一名“牧马人”。现在这里是一个专门为“马”摄影爱好者打造的摄影基地,每年吸引国内外上万名游客前来骑马,观马,拍马。过去五年,内蒙古草原上每年举办以“马”为主题的体育、文化、旅游活动,将“马”培育成能够代表内蒙古的特色品牌。
苏尼特右旗:牧民企业合作结硕果
苏尼特羊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,又叫“戈壁蒙古羊”,因为它生活在半荒漠化草原,耐寒抗旱,肉质细嫩,没有膻味。苏尼特羊虽然从明清开始就是贡品,但直到近几年,这种羊才真正打开市场,广泛被人了解和接受。苏尼特羊的“走红”,便是农企合作结出的硕果。
在当地,一家龙头企业和800多户牧民签订了收购协议。收购来的羊肉会经过深加工,销往全国各地。这家企业和北京等地的餐饮名店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,还建立了羊肉直营店。比起过去牧民卖羊只能自己拉到活畜交易市场,现在建立起来的牧民和企业利益联结机制,不仅收购价高于市场平均价格,而且渠道、品质都有保障,让牧民实实在在受益。通过各种形式的农企合作,苏尼特右旗目前已经有110多家各类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,与企业形成利益联结的合作社有60多家,订单牧户1200多户,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。
蒙古包销往世界各地
李猷良在草原上的牧区长大。10多年前,20岁的他从中专毕业,因为工作不好找,就拜当地的蒙古包老艺人为师,学做蒙古包。
随着牧民生活方式的改变,一些人搬进了楼房,蒙古包也变成了旅游景点上的体验。对于李猷良来说,蒙古包不好卖,自己的这门手艺就相当于废掉了。但在5年前,当地出台了特殊政策扶持民族特色产业,李猷良下决心干一把,他将自己全部身家再加上借的钱,投到了蒙古包制作上。
李猷良开了一个专卖蒙古包的网店,几个月下来,他虽然没卖出去一顶蒙古包,却引来一个从西班牙远道而来的客商。据他说,西班牙客商在他这待了整整一周,了解蒙古包的制作工艺。最终,李猷良成功地把小时候住的东西卖给了外国人。自从这一开张,他就没能停下来,生意也一年比一年好。李猷良的传统手艺成了他闯世界的一大法宝。
李猷良和他的蒙古包卖出去的是产品,更是文化。5年来,李猷良的蒙古包从一年卖几十个到几百个,把蒙古包卖到了西班牙、德国、瑞典、澳大利亚,甚至还出现在南极。他把草原上的传统手艺,做成了走向全球的事业。李猷良表示,他想把蒙古包,包括蒙元文化做成一份事业,让更多人了解蒙元文化,了解蒙古包。
最后,一起来欣赏内蒙古美丽的风景和现代化的城市吧!
呼和浩特 鄂尔多斯编辑: